第152章 经学大师(1/3)

作品:《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

申饬完那些落后的秀才,宋教谕留下他们在原地反省,自己就与张、吴两位训导一起先离开了。

而那五十来名遭申饬的秀才,则凌乱在风中。

经过这次季考,他们的尴尬之处尽显无遗,起码都在用于考评生员的“三等簿”上留了名,哪怕暂无除名之忧的,一时间也有些心乱如麻。

瞧瞧,这好端端的生员当得,在旁人眼中乃是文曲星转世的他们,竟然被“记过”了。

这让他们还有何颜面去对乡亲父老啊?

这次季考失利,让他们备感屈辱。

只能等待下回考试,再一雪前耻了。

不少秀才暗暗下了决心,回去后必须重拾四书五经,好好刻苦一下了。

否则真心无法在这秀才圈子里继续混下去。

……

林迎这边,却是一副喜色的样子。

众人都领到了赏,互相说了些客套恭维的话后,便彼此作揖告别,各自回家去了。

孟夫子也要回去了,临行前找到林迎和艾金良他们,说了些勉励的话。林迎则托孟夫子把赏银带回去,也好让家里人沾沾喜气。

孟夫子自无不允的道理。

正巧女儿怀了身孕,他原本也打算上门探望一下,此番顺道将女婿的赏银带回去,也好让亲家那边高兴一下,可谓一举两得。

当天下午,参加本次季考的秀才都陆陆续续地回去了,孟夫子也与同行的林家村两位秀才一起坐上了返回大安镇的马车。林迎他们送至黉学门口,直到马车走远这才回了学宫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学宫这边俨然恢复了原本的教学秩序,唯一有所不同的,就是经过这次季考的再次验证,不少新科秀才脱颖而出,已然在秀才圈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序。

于是乎各种套近乎和宴请就络绎不绝,民间商贾人士不乏有投资书生、结交未来权贵的意思。

季考成绩流出后,便有不少宴帖送至黉学传达室,大凡学子愿意赴约,那么商贾抛出的橄榄枝便算奏效,体面一点的,聘任学子为家中子女的授课老师,彼此结下师徒之缘,谋求长远发展;而坦率一些的,则直接以钱财之物相赠,彼此成利益捆绑。

大族顾及颜面,虚交的成分居多,而小族弱枝则有着迫切投资贵人的需要,其行为举止就显得粗鄙豪放,不那么在意别人怎么看了。

为此,像林迎、苏泉川、艾金良、简孟轶这样的背后无根系的“新贵”,近来也很是头疼。

送请帖的人太多了,让他们疲于应对。

从未如此清晰地发觉,小小青川县居然有着这么多有钱人!

当然林迎并非迂腐之人,虽然知道这些人的用意,但有些送上门的请帖他在经过一番抉择后还是欣然赴约了的。

比如远强商号的掌柜陆远强,又比如久安当铺的掌柜汤楚才,以及安稳票号的掌柜万良杰。

这几个掌柜……他在马崇杉家的宴席上有过一面之缘,也抱有结交一下的心思。

君子之交淡如水,可朋友多,在关键时候却能起到不小的作用。

至少在县城里办些事,能方便许多。

这些都是县城的地头蛇,且背后都依附他们的东家,办事效率肯定差不了。

一连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应酬,之后林迎他们稍事准备,就又迎来了升堂考试。

所谓升堂,就是升学的意思,此时林迎他们挂名在低级别的“正义堂”名下,升学之后便是崇志堂、广业堂。

之后再升入中级别的修道堂、诚心堂。

乃至高级别的率性堂。

这次升堂考试,十一名新科秀才中有半数升堂成功。

这其中就包括林迎、艾金良、范文炳、苏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最新章节第152章 经学大师,网址:https://www.6s6ss.com/281718/153.html